还有一个跟我说抖音不知道怎么做,其实抖音有官方培训的,在创作者服务中心里。
我觉得有必要单独讲一下,如何摸索流量情况。
在我眼里这个摸索过程比较基本,它就是页面跳转关系和各种数据以及用户群按经验反推,而且几乎每个平台都有官方培训,没有官方培训的,也有各种第三方分享,但好像都不知道怎么下手去摸索。
正如几年前的我,有一件事非常不明白,困扰许久,那就是“为什么不少人相信只要开了店就会有客户。”
三四十岁的人了,说他开了一家网店,他能赚钱了。我一看这就是个网页,网页上挂了几个商品,看简陋程度可能支付功能都没有,下不了单。
我问他,有多少访问量? 他说我不知道,但有店不就能开始赚钱吗?
更神奇的是,有服务商一步到位,开店都嫌不过瘾,直接给你开一家“淘宝网”,把类似淘宝的平台源码给你装上服务器,为了防止下不了单给你一键批量接入淘宝客链接,跳转到淘宝下单。还表示大方送你几万的访客流量,只要几万块,以后让你像淘宝一样赚钱。
这个产业一直到今天,都还有人在做这样的生意,专门收钱数千数万帮人开网店。
有天我跟一个汉堡店老板聊天,问老板做不做线上引流,看他上某团了但销量不好,他没想过某团为什么销量不好,只说自己开了店了就该有客户。某团没有多少客户,而且还让他没利润,真是黑心平台,忽悠人。
这样的人接触多了,就发现原因,他们多半是来自职工家庭的人,平时接触的都是街边小店,对赚钱的理解很简单,我开个店,人流量越大越好的地方,就有人进来给我钱,我做好我的产品和服务卖给他,便宜实惠就好。
他们从外部推理来看,商圈的人流量就等于自己的人流量,怎么着都会有人来的。
所以:微信流量很大,我就微信卖东西。淘宝流量很大,我就淘宝卖东西。街上流量很大,我就开店卖东西。抖音流量很大,我就拍视频卖东西…………
就是这么简单地脑回路。搞很久卖不出去几个,开始怀疑人生。
他卖不出去,他就觉得别人能卖出去都是厚黑学,然后不知所措。
这就是对吸引客流完全没有一丁点认识,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去摸索一个新渠道的流量情况,为自己寻找流量。
01.引
别着急,在看正文前,来做几个选择题热热身:正值夏季,咱买个小龙虾。
现在有以上两个商家。请问你先点哪个?
现在有以上两个收钱主张,请问你倾向于买哪个?
答案很清晰,都选第一个A。
为什么? A看起来能占便宜,质量保证,口味齐全可挑,到货速度快,还第三件免费送,多买多送,网红推荐,只卖一天。B看起来很普通,就是一罐龙虾尾。
这说明了一件什么事?如果你展示给客户看的东西吸引不来人,多少流量都是白搭。
同样数量的流量给A,A能收上来不少钱,B挂零也很正常。长此以往,这个市场还有B的事吗?
B做起事来自然也是处处受制,必然淘汰。那你是不是应该学引流的套路呢?
如果是在上班,那应该。因为产品和各种资源公司都给你准备好了,你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岗位上的这些事,多做一些,多积累经验。成不成,不是你能做得了主,得看产品。
如果是创业,不该,因为学了也没用,用不上。
正如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,市场也没有完全一样的。只学了引流的术,你不知道平台规则和客户买产品的心理,根本没法变通。没有变通的能力,还不如不干。
这个小龙虾是我上淘宝随手搜的。
A是月销数万的爆款,这张图的格式是业内相传多年的直通车神图(经验证持续转化率高的图),专买淘宝站内付费流量冲数据的,是爆单的代表性操作。
B是总销量不过千的抖音推荐款,应该是产品厂家谈小网红给高佣金去分销的,他虽然产品在淘宝,但他的客流都在抖音,是以抖音的视频把想买的人带过来下单,不靠淘宝站内销售。
在今天的竞争之下,绝对不是傻白甜直接挂上去产品,说一句真好就能卖得动的,这就是不动脑子了。
不同行业的标杆商家引流卖货手段是何其丰富!
为了脱颖而出,
有人战略亏损只要数据,A的小龙虾350g48.6元,买3发6,是350*6=2100g,48.6*3=145.8元,大概0.07元/g。B的小龙虾200g24.8元,大概0.12元/g。
A比B价格低了一倍,单笔订单销售量是B的十倍,销售额是B的6倍。跟供应商议价能力、平台重视程度、公司规模和B自然不是一个档次。A在战略亏损后数据会远超B,且付费流量让平台也赚到了钱,平台后续免费流量自然是倾斜给A。
有人单品突破成本极限,你从他那拿10个产品,其他9个是市场价,1个是跌破成本价补贴给你。或者你从他那拿机器,他把机器补贴给你,原材料市场价。这样面对客户询价,他就有话语权,起码客户会跟他咨询。
有人开始搏概率,比如卖耳机,质保十年坏了换新,博的就是三五年后坏了,你也不会再找他换,一个数码产品用三五年还不更新换代,人活的这点追求都没有了吗?
有人用低价培养信任,给自己详细介绍利润产品的机会,各种18.8/29.9的课程门票、7天训练营。
有人直接放假消息,比如某同城和某居客网站上那些低价房子,你找过去永远是已经成交中介忘记下了,马上给你找类似合适的。比如某汽车网站的那些车子,不分期不加配置你永远那个价格买不到。
有人狠砸小电视台广告关爱老人,比如某老年健步鞋,脑白金,这些产品投完广告之后,客户就被引到当地的实体店进行购买。
有人提供额外价值,比如做装修的打电话给客户推销,新手只问你需要装修吗?客户说我有装过,挂了。懂的引的会讲“我们在你家的小区里做了几十户了,发现这个开发商户型设计有一些缺陷会导致装修困难,您家是什么什么户型吧?对,这个户型有三个缺陷,我把整个小区的缺陷资料汇总发给您参考吧,您微信是手机号吗?您在不在我们这里装都没关系,这个服务我们是免费提供的。”
…………
八仙过海各有神通,去让路过的客流加大掏钱概率。不是商家太奸诈,是竞争如此,不得不干。
而这变数之中,唯一不变的是对客户心态的拿捏和对产品的深度掌控,其次便是奇思妙想和大胆冒险。
先要明白这个“引”字,然后才是“流”。
如果你还不懂这句话,就对比上面两个龙虾商家,问问自己,如果让你凭想象去推理如何引流,你是否会直接做出B这样的行为?
做出B这样的行为,在同渠道竞争中和不止一个A类对手PK,是不是无异于慢性自杀?
在你家楼下,几个月就倒闭的一批店面里,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B类选手?
在你所在的行业里,出去创业很快回来上班的,是不是绝大多数都是B类选手?
凭感觉就是这样,有很长的试错路要走,给他流他都引不到。
既然如此,为什么我还说创业的人不适合去学引流套路?
因为套路学多了容易走火入魔,市面上的大师比较多,你专门去学,真叫个学无止境,在很多伪大师的嘴里,永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但你落地一个,却需要半年一年,不少人知道要学“引”了,就去学了好几年,一个都没落地,越学越玄乎,空手套白狼年赚千万他觉得不过瘾,“十亿系统”都火热报名……
事实上,只要你找几个标杆同行,有意识去分析,都非常够用了。
以上几种脱颖而出的方式,都是我平时收集来的,简单直接。
先入行,从标杆同行看到什么东西有效,干起来之后再结合自己情况,适度去学习一些引的术,适度追求高效。
一个平台有多少流量,不等于会给你多少流量。给你多少流量也不等于你就会有多少客户,能引来的才是你的。
在今天的市场环境里,挂上产品就想卖爆已经不可能了,哪怕摆地摊你都得会吆喝。
比如烤红薯的顺口溜来一段:“你考上了清华,他考上了北大,我烤上了红薯,烤红薯啊又香又甜的烤红薯。”
比如放着毛阿敏《相思》带着孟婆面具,用干冰制造氛围卖孟婆汤的饮品。
“引”的部分我就说到这,摸索流量的第一步,对商家的“引”,敏感起来。而且我再强调一次,空想和推理没用,你试错的路太长。
你先能“引”,才值得去追求“流”,你引不到,流买来,或者换来,都等于没有。
有能力收集、分析、吸收、直接用别人验证活下来的套路才是最短路径。
02.流
流无处不在,
除了每天4亿人刷的抖音,3亿人刷的快手,2亿人刷的头条,不到1000万人刷的知乎等,还有每天几千人路过的街边店铺,数万人进出的商场等,还有每天2亿人在逛的淘宝,1.2亿人在逛的拼多多等。
这些人人都能看到,很多人看到但没注意的,
比如贴吧、陌陌、探探、脉脉、世纪佳缘、比心、小红书等各领域app;
比如荔枝微课、年糕妈妈、亿欧网、犬道文化等各垂直领域的公众号;
比如各地批发市场里的经销商,女装、食品、日杂、数码等等;
比如十荟团、兴盛优选等团购的小程序商城等等;
比如猫扑、虎嗅、天涯、19楼等上一个时代的BBS等等;
比如家居城、二手车产业园、物流产业园、直播产业园等等行业扎堆的地方;
比如家长群、游戏群、微信货源沟通群等等特定场景里拉出的群;
比如各地小电视台,还是有家里拿机顶盒和锅盖收视的中老年人在看;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有流量的地方就有商业,再小的地方从中收钱百万千万以上的大有人在。
你说哥有没有一个通用的极简一招,能通吃所有的渠道,进去快速获取流量?
有,砸钱,各平台都有广告位出售。初期没那么多钱砸呢?用价值换。
所有的流,都是人在操盘,流本身也都是人。人为自己的利益而行动。
流不会凭空产生或者消失,只会从一处到另一处,也就是市面上常说的鱼塘理论,从这个客户池子里筛出一些客户到自己的客户池子里收钱。
借助现有平台去引流肯定是第一选择,因为流之所以会分布在无数的渠道里,深层次原因就是人的认知、价值观、喜好不同,把获取信息的渠道给分开了。
找对渠道,流就是筛选过的,获客效率自然高。
就像你给一群游戏社区单身狗推荐婚戒,怎么引都没用,也不会有人来活跃给你更多流量。你给相亲网站的相亲成功客户推荐婚戒,成交概率就很大了,购买相亲app的广告位或者成为相亲周边内容贡献者都能获得稳定流量。
就像拼多多初期很需要低价产品,一方面挖淘系的商家让商家亏损卖,一方面容忍烂果、僵尸肉等在平台上低价倾销,跟着平台策略走的商家,都给免费流量位,让他们多卖再赚。
就像知乎热榜上常年“刚编的故事”,答情绪故事是最快涨粉的捷径,也是普罗大众爱读的,一群大学生博主很快就能攒出几万粉,接广告、点赞等各种业务马上跟上。
就像小区门口的商铺,给业主准备礼品且租物业的房子,就能在所有业主群里宣传一番自己的业务。
就像擦玻璃的小工,擦完玻璃,加业主微信,邀请业主在业主群里推荐他名片,就能优惠80元,过年前几乎业务不断,有这些业主微信,以后的生意也有了长线保障。
就像食堂承包,明眼人都知道做的堪比猪食,内部人都知道肉肥,负责人要表现出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自然要避嫌,那怎么从中牟利?安排几个供货商,采购价格高一点就行了。供货商再去他亲戚开的烟酒店高价数万买有标记的烟酒。
………………
早几年我觉得流量应该是能通过工具去批量获取的,买过各种群发和协议软件,批量养号,亏了数万试错,明白工具只是辅助,资源永远在人手上,需要去交换。
所谓的工具引流就像牛皮癣,一时存活,被寄生的人总会琢磨找药干掉它,而不是共存。
真正持续的大量流量,是跟着平台操盘人制定的/认可的规则走。摸索流量,表面是在页面和数据之间分析,但你分析不到背后的人心,就永远把握不到真正的蛋糕。
持有流量的人想的很简单,要流量继续保持,要赚到钱或者其他好处。
你给他想要的,他也给你想要的。
你看以上我举的6个例子,流量是不是来自于平台操盘人制定的/认可的规则,哪怕业主群的业主,这样的小操盘人,平时业主帮发广告挺low的,过年前大家都需要擦玻璃,这时候发就成了便民信息,业主群里两三天就见一回他的广告,流量够多单子接不过来。
你能理解擦玻璃小工优惠80元换业主群广告的操作,知乎热榜被人吐槽分享你刚编的故事的现状,有这份对流量的敏锐和正确的等价交换意识,已经足以开启你对流量的摸索之路。
有了经验证有效的“引”,知道了拿到“流”的规则,接下来就是有方法有目标有参照的,测试引流效果。
烧钱、烧时间。这个过程必须自己来做,或者有专业人士来做。
一个产品能做多成功,做多大,可以说这是决定性因素之一。反面来看,如果你所在的公司/自己在做的项目,既没有验证有效的“引”,也没有掌握“流”的规则,那么就是纯属瞎玩了,早备后路。
03.测
板块1:预算内的自己测。
先看官方规则
1、拼多多商家后台有拼多多大学。
2、淘宝有淘宝大学。
3、抖音有创作者服务中心和N个官方号,比如抖音小助手、电商小助手这类的,他们都有抖音官方号的认证标。
4、知乎有知乎小管家、机构号后台和广告户后台有知乎营销中心。
5、西瓜视频有创作者免费官方训练营。
6、今日头条有青云计划的官方训练营,还给招募人发专项补贴一个号二百到四百块。
7、新起的小平台都会拉招商群,比如以前的微选平台。
各种线下平台会有招商公告,招商发布会,招商资料。带玩家入门,是每个流量平台都会干的事。
所有操作层面的事,各种“实操”,小白所认为的“干货”,基本上都在这里,属于入门级摸索。
非常多卖项目卖培训的人,都是将这些官方的内容二次加工甚至复制粘贴,卖信息差。
比如抖音的
这些官方号和官方宣导阵地,会实时发布最新动向和各种操作指南,包括下一个阶段扶持什么,不支持什么。
在人家的地盘获取流量吃饭,你不好好跟着官方大腿走,瞎琢磨什么?
看到上方那个元气学院的广告了吗,那是官方活动广告位,积极参与官方活动你甚至直接能认识官方运营。
这一个阶段过去了,你就对平台的玩法规则心里有数了,知道怎么制定计划,怎么下手操作,这是第一步要达到的目标。
之后还有四步,分别达到的是:
1、形成对平台流量分配规则的全面认识。
2、架构好能吸引客户的主张,分析出能得到平台流量的操作。判断自己怎么入手,准备多大试错空间。
3、极简执行测试,执行出成果和自己的认知来,发现在行业里,那些利润不在明面上的潜规则。
4、有个地方交流,认识一些做的还可以的同业,积极私下和公开分享,时不时的一个消息递给你,就能在你熟悉的市场里马上折现。
微信号:129820
您好,如需充值智慧创业网VIP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,智慧创业网VIP特价中,名额有限,速速抢购!!
复制微信号
您好,如需充值智慧创业网VIP请联系本站客服微信,智慧创业网VIP特价中,名额有限,速速抢购!!
复制微信号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还木有评论哦,快来抢沙发吧~